kaiyun·开云(中国)

行业动态

【交通大家谈】2023kaiyun年北京交通致力让市民出行更美好

2023-06-23 12:28

  3月31日,2023年全市交通工作会召开。过去五年,北京交通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?2023年北京交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,预期目标有哪些?会给市民出行带来怎样的变化?

  今天是“交通大家谈”第306期节目,我们邀请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研究室主任冯陶、一级主任科员孙健做客直播间,来和大家一起聊聊2023年全市交通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安排。

 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:30—9:30北京交通广播《一路畅通》“交通大家谈”栏目,并通过节目留言,我们将根据市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、提升服务。

  五年来,北京交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。交通一体化跑出“加速度”。京雄城际、京张高铁等开通运营,市域内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52公里,京雄津保“1小时交通圈”形成。京秦高速等建成通车,新增高速公路183公里,总里程达1196公里。开行国贸地区与廊坊北三县通勤定制快巴,38条跨省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营,“定制快巴能‘圈粉’,关键是‘快’,京冀两地的交通、公安等部门和当地政府共同施策,创新采用了远端安检、使用公交专用道等举措,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”,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研究室主任冯陶介绍。

  绿色出行环境“更友好”。新增地铁199公里、市郊铁路182公里,市域内轨道线条地铁线条定制公交线%以上。累计实施慢行系统整治超3200公里,建成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。2022年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73.4%,本市成为首批全国“绿色出行创建城市”。

  交通综合治理“更给力”。成立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,市长挂帅,构建起“区域协作、市区联动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”的共担共治、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格局。完成全市道路停车改革,完成9处重点区域治理和112项疏堵工程,治理堵点乱点979处,中心城交通拥堵持续缓解,小客车车均出行强度下降2.7%。

  2023年, 北京交通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持续落实慢行优先、公交优先、绿色优先,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,“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.7%,全市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86%,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52.9%,提升4.4%;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控制在5.6左右;全市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稳步下降,确保交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”,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孙健介绍。

  加速构建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,协调推进京雄商高铁、地铁平谷线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实施市郊铁路东北环线、城市副中心线西段等整体提升工程,加快推进市郊铁路公交化运营,扩大相邻城市间铁路1.5小时和京雄津保1小时“交通圈”。加快推进承平高速、东六环入地改造等建设。

  今年,“北京交通仍将坚持新线建设和既有线网优化提升双向发力,持续提升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水平和服务品质,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”,冯陶提到。推进轨道微中心建设,拓展便利店、生活服务等便民设施,打造轨道上的都市生活。加快推进国贸站换乘通道改造,结合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优化西直门站换乘。研究推进5、10号线信号系统改造。加快推进M101线号线号线号线条(段)线路。

  持续推动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功能、线网、站点、运营融合发展,将轨道车站周边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提高至86%,优化地面公交运营时间与轨道运营时间的衔接补充。推广需求响应公交服务,针对就医、旅游、购物等出行需求集中场景开行定制公交。

  持续推进慢行系统品质提升。编制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。拓宽改造不满足标准的非机动车道,完成东二环朝阳门桥慢行系统提升改造工程。继续推进自行车专用路东拓、南展工程,实现北四环至西直门慢行路线贯通,开展朝阳望京街道等8个慢行示范街道的试点工作,满足市民绿色通勤需求。持续推进水、路、绿三网融合。完成清河下段10公里慢行系统建设,实现右安门至通惠河12公里贯通。建设50公里健康绿道、15条慢行林荫道,增加步行骑行舒适度。

 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。推进Mass2.0建设,持续拓展服务功能场景,优化以“轨道+”为核心的城市出行导航服务,拓展无障碍出行、“交通+生活”联动、一体化支付等服务,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“门到门”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服务。在智慧信控方面,持续优化调整90条主干线绿波带,拓展信号灯联网调控范围,提升信号灯智慧调控水平,使市民通行更加顺畅。在智慧停车方面,开展经营性备案停车场数据传输质量常态化检测评价,修订经营性停车场备案管理办法,推动全市公共停车场智慧化达标。

  2023年,北京交通继续优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,从源头上调控,带头实施并鼓励推广视频会议、网上审批等工作方式。支持轨道站点微中心一体化开发。从方式上调控,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。从时间上调控,大力培育“预约出行”习惯,在景区、商圈等停车场试点停车预约。深化预约就诊,中心城三级医院平均预约就诊率达到90%以上。热点旅游景区继续推行预约、错峰,落实“分时预约、分时游览”措施。从空间上调控,创新核心区旅游交通组织模式,选择符合条件的交通枢纽、长途客运站承接旅游交通集散功能。优化学校、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布局,推进市属三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放转诊号源,逐步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模式。

  交通综合治理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,需要全市各单位、各区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,多措并举解决交通发展难题。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完善‘横到边、纵到底’的交通治理责任体系,横向上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,纵向上将治理责任延伸到居委会、物业公司和居民,进一步凝聚合力,推动交通综合治理持续深化拓展”,冯陶提到。广泛开展社会动员,进一步凝聚交通综合治理社会共识。统筹各方力量,持续推进学校kaiyun、医院、景点、商业综合体、火车站等重点功能区周边交通综合治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